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2011-07-01~07-05 金門五天四夜自駕遊-Day2 07-02

第二天,2011-07-02  天氣大晴炙熱




從民宿出發後

 在台灣已申請的「擎天廳及明德公園」參訪活動,(作業要點及申請表格請連結慶祝建國百年協助申請參訪金門地區軍事據點作業要點) 我們是在附近的山外車站搭乘專車,大人票價12元,學童10元,不小心幫小熊買了大人票了!


搭乘專車來到擎天廳,下了車,一股熱浪迎面而來,那可真是令人有一股窒息感。

忘了將軌跡記錄器帶下車來,不然也就可以記錄山外到擎天廳的軌跡了!

以下轉載自維基百科
擎天廳,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太武山腹的人工地下花崗石岩洞,為中華民國國軍金門防衛指揮部(金防部)所屬設施。
開鑿概況根據金防部解說,擎天廳是奉「先總統 蔣公」(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蔣中正先生)的指示,於1962年11月2日動工開建。負責開鑿任務的將領是當時擔任陸軍六十九師師長的顏子濬將軍。顏子濬率官兵千餘人,採三班制,不分晝夜地趕工,以炸藥、簡易機械工具及雙手開鑿,於1963年7月竣工,完成一長50公尺、寬18公尺、高11公尺,可容納千餘人的大廳,前後費時不到一年。當時提供工程技術指導的人,是時任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長的羅雲平教授。羅雲平後來曾任成功大學校長及教育部部長。
完工之後,蔣中正總統在岩壁題字,命名為「擎天廳」,藉以勉勵官兵弟兄「人定勝天」。擎天就是「托天」或「舉天」的意思,比喻本領很大。

功用
擎天廳與其他坑道相連,戰時成為作戰中樞,也曾做為傷患收容所;後來則轉做官兵休閒娛樂場所,可欣賞勞軍表演或播放電影。
擎天廳是用炸藥和簡單的機械工具開鑿而成,寬廣高大的廳堂,不見任何一根樑柱支撐,顯得格外雄偉壯觀。花崗石的岩壁,密度比一般大理石大上三倍。石壁虯蟠的紋理、尖尖稜稜,顯示出巧奪天工的氣勢;鑽鑿的斧痕,凹凹凸凸,紀錄了軍士們的堅苦卓絕。
岩壁外圍,用白色的花格磚築成牆垣,避免銳石傷人,卻也因此吸納了洞中的迴音,一舉兩得。

參觀擎天廳位於軍事管制區內,無法自由參觀。金門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與金防部協調,2008年以紀念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2009年以紀念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2010年以紀念大、二膽島戰役六十週年等名義,辦理觀光巴士E線戰地祕境旅遊。遊客須於一週前向縣府交通觀光局辦理登記,於指定時間至山外車站搭乘專車接駁進管制區參觀。

蔣公題的字

播放畫質很爛的片子

這些小洞就是當初開鑿時塞炸藥的洞!

座位上都有一攤水,因為坑道內是夏天潮溼,冬天乾燥的兩極環境;夏天超溼到毛巾不會乾,反而更溼,座位的水是廳頂的岩石尖端匯集滴下的水滴,你就可知道晚上就像下小雨一般。而冬天乾燥到毛巾晾在那兒,早上拿起來是硬梆梆的,而且早上醒來經常會流鼻血。這是我當兵兩年來的經驗。

出了擎天廳,下一站去到旁邊的明德公園

關於明德公園,部落格金門部落有詳細介紹--明德公園,底下簡單節錄。

山外村位在太武山之南,北面靠山方向古有徑林村落(翠谷),由於腹地不大,不易發展,此兩村落已於清及民初消失,今成為明德公園,也是金防部舊址,在翠谷湖泊的沙洲上築有餐廳一間,俗稱「翠谷水上餐廳」。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三位副司令官於823戰役受炮火攻擊同時罹難於餐廳內。民國七十二年規畫成明德公園。明德公園是位處南北太武山間的山谷地,由南北兩坡地集流於中間低窪地,形成湖海。民國四十七(1958)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國防部俞部長蒞金視察,防部軍官預計傍晚於餐廳與俞部長用餐,約六時許第一發砲彈由南北太武山間隙穿越直接擊中翠谷水上餐廳,金防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將軍同時罹難。因翠谷水上餐廳竟成防部重要將領粉身碎骨葬身處,由於翠谷與粉身「碎骨」諧音,被視為不祥,顧及官兵弟兄感受,水上餐廳拆除原地重建後改名為明德公園,以示彰顯各官兵將領以身殉國之情操。

袖套呢!就只有戴這一天,之後幾天就懶得戴了!


都沒水了!!

參觀完了,公車再把我們載回山外車站,已經9點多了,準備到馬山觀測所,途中會經過閩式燒餅,味道還不錯!!

④【 閩式燒餅 】東經:118.4130999" 北緯:24.4900426"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博愛街48號 
電話:082-352922
營業時間: 06:00 ~ 18:00






馬山觀測所入口處的老榕長很漂亮。





旁邊有播音站,戰時作為心戰喊話用的!

進去觀測站裡面有一條長長的甬道


甬道盡頭是一個碉堡掩體,裡面有好幾具望遠鏡,已經都不需要投錢了,不要像我們還傻傻的丟錢。其實金門的設施都已經不用丟錢了!
妹妹不夠高腳尖墊老半天也看不到!


我將踏板豎起來,妹妹就可很輕鬆看到了!!


出來外面,其實風景相當不錯呢!!


海巡靠岸補給!

做了一張全景照。

結束馬山行程後,往下一個點民俗文化村參觀

路上經過一個用砲彈包裝鐵桶做成的姑且稱之為[裝置藝術]東西,算是有在地特色吧!

這老榕蠻炫的,氣根和樹幹一般粗了!

 民俗村內



我們有吃有名的王阿婆蚵仔麵線和蚵仔煎,第一次吃到蚵仔那麼多的,麵都快看不到了。蚵仔煎也是超多蚵仔的!


吃飽了,隨便走了條路來到這個岩岸,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其實我以前當兵時有來過,只不過變化太大了,不復記憶。



的岩岸往南看有看到一個蠻漂亮的沙灘


那沙灘廣角長這樣,很漂亮的沙灘。

這兒的沙子在陽光下會閃閃發亮,很是漂亮呢!!




停車的旁邊有一塊地雷區,有那麼一絲絲戰地感覺了!

照不出那種閃閃發亮




再曬下去要烤成人乾了,再往南走,以往復國墩我記得很有名的是海產,地圖上有一間阿芬海產店,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因為沒甚麼胃口。有緣再來吃好了!在經過環島東圓環時,有看到附近有一個海水浴場,於是驅車前往看看,已經倒掉了,問一下管理員,說目前無人照料,可任意前往。於是答應小朋友,待會兒4、5點太陽小點再來玩。

我們先去找一下大熊的回憶,記憶所及我們的21堡在畜試所旁,果然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21堡,當年的記憶翻箱倒櫃般的湧出,汗水與淚水交織的回憶呀!!



畜試所門面弄得很可愛,我強烈懷疑那隻豬和牛的身體是同一個模子。









休息完了,往下一個點[八二三紀念館]、[中正紀念林]以及最熟悉的[太湖](以前常從連部帶隊來跑太湖,傍晚跑比較舒服)。

20年了,這個碑依然如舊!


還是老榕!

其實 823記念館內還蠻有趣的,只是相機電不太夠了,就沒照甚麼相片!

再往下一個點(11) [明魯王墓]-很優雅的一個地方。

明末清軍入關後,明思宗自縊,局世動盪不安,南明各王、四處流亡。魯王朱以海為明太祖第九子荒王朱檀的十世孫,明末被擁立為監國,在閩、浙沿海致力反清復明大業,而後輾轉到金門,寓居 7年之久,在永曆16年薨於金門;由於當時政局特殊,不敢立碑,致使墓塚確實的地點也成了歷史疑案。
民國48年國軍在古崗湖西側構築工事時,發現魯王的真塚,也洗刷鄭成功沈王於海的冤屈。民國52年魯王骸骨遷葬太武山西麓小徑之南,墓園依山面海,可眺望大陸山河。
魯王新墓翠綠扶疏,依天然形勢成三級梯狀,步階而上,牌坊首先入眼簾,而後有碑記,再登石階,則有黃蓋亭,亭中安置千斤鼎;再往上攀階,方見石塊砌築的圓形新塚,供人憑弔瞻仰。








再開一下車到下一個點(12) 瓊林戰鬥坑道

金門全島的形狀像一隻展翅的花蝴蝶,呈現東西寬南北窄的樣貌,中央最窄的部位從北邊的瓊林到南邊的尚義大約只有兩公里,如果有人能從這裡攻進來,就能把金門切成兩段,因此據說當年共軍攻打金門時,是以瓊林為目標,但因為種種原因後來才會變成在古寧頭附近登陸,引發古寧頭戰役。也因為這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讓瓊林在戰地政務時期成為了「戰鬥村」,而地底下錯綜複雜的坑道正是瓊林身為戰鬥村的見證。
整個瓊林聚落的防禦規劃是以位於聚落中央位置的村里辦公室作為中心,不過在村里辦公室華麗三凹壽番仔厝的顯眼外觀之下,讓人有點不太容易相信這裡就是瓊林戰鬥坑道最重要的出入口。現在遊客想要體驗坑道,也都是從這裡開始出發往地下行走。



 坑道寬度僅容一人行走。


回程走環島南路回去,經過這個貌似一線天的景致,相當美麗。

先回到民宿拿毛巾,再到答應小朋友的海水浴場,到了那兒,沒想到海水退得如此後面了,前面那幾塊石頭原本只有一點頭露出來呢!
小朋友觀察小動物,開心的很!


來到海水浴場,當然一定要下水的啦! 不過海風大,讓他們合衣下水,以免感冒。










真是充實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